汽车业:钢价下跌对A级车厂商更有利
一家合资车企的联系人告诉本报,在2008年、2011年时,企业都分别面临过钢价飙涨压低毛利的情况;而面对眼下价格下降,他显得“很淡定”。
这种淡定的背后有两大因素。首先,不少车企其实在四季度才和钢企谈论新一年的协议价,那时的钢价水平对行业才比较具决定性。其次,采购合约也是长期的,并非一时下降就能立即反映到成本上。
不过,这位联系人承认,如果钢价持续下降,确实能帮助降低成本。因为钢铁占汽车重量超过一半。而除了汽车板外,零部件生产商也大量用钢,钢材占后者的平均采购成本可以高达16%。
中金公司称,不同级别的汽车对钢价敏感度有差异。A级轿车、B级轿车和C级及以上轿车的采购钢铁成本占比分别为3.4%、3.1%和2.0%。理论上说,同样的钢材降价幅度下,对于A级车生产商减轻成本更有利。
车企更担忧钢价大起大落
比起一时的价格波动,车企其实最担忧的反而是钢价的大起大落。2008年上半年钢材最高涨幅近四成,但下半年车市和经济下行导致钢材价格大跌,车企又不敢把成本转移给消费者,当时只有部分低端小车把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。
为更好地采购钢材,不少车企早就用 “抱团”方式办事,包括共同采购钢板和零部件。一家自主品牌及旗下两家车企,在2009年底时就宣布宝钢战略合作,宝钢答应按照协议价向三者供应汽车钢材,据估计能节省7000万元采购费用。
2、房地产业:成本又下降但难以体现在楼价上
房地产建设直接占到中国钢材使用量的40%。一位本土开发商人士表示,平均来看,钢材成本大约占其开发项目建安成本的5%。而另一位地产业研究人士则表示,目前在广州,30层左右的高层建筑每平方米的建安成本大约3000元左右,钢材成本每平方米就数百元。
此前,曾有开发企业高层人士透露,基本上普通住宅每平方米的钢材使用量在50~60千克左右。按此计算,钢材从每吨4300元跌至3500元,每平方米的钢材大约需要300元左右,比起此前每平方米节约下来的成本大概为40~50元。
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,4月份,全国百城住宅均价便已经超过万元,而广州的新房成交均价已经达到1.6万元每平方米左右,钢材成本在整个销售价格中的占比几可忽略 |